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還是自由的問題~人能自由地逃避自由? 王智弘 98152503@991001

這世界的存在與運作方式,是依據我們自己訂定的規則。
如果不滿意,要知我們能更改規則,只要我們願意。
~王智弘

分別心是戰爭之源
全像理論、量子重力理論等最尖端的物理學,均不約而同(當然也不甚直接)地指向了唯心的世界。心靈與物質的關係,在主流科學世界裡,是不談的;超覺心理學、超自然能力等等,更經常被譏為偽科學。(科學和經濟、政治的關係構成了另一種複雜系統)。物理世界能見的表象並不代表真實一切,發揮關鍵作用的因素往往在不可見處。科學演進過程中,看似在不斷的否證裡一步步朝向真相;但若不做出「哥白尼式」的典範跳躍,將始終是在鍋裡炒過來炒過去而已。(所謂教育改革不正是如此?)
維度的超越,會將人的觀點帶向過往從來無法想像的境界。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必先覺察包括時空條件的限制,才有可能跳出一曲之蔽。
分別心造就了人文世界(相對的、非確實的)與自然世界的分離,人在失去整全意義時,亦失去自我認同的能力,於是便透過權威與汲汲營營的追求,為自己建造一套價值的外殼,讓恐懼隱藏起來。(後現代思潮對所謂大論述的批評也因於此。)
基於分別心以競爭為方法,終究便是衝突與戰爭的來源。而強作分別無非只是因為恐懼而已。先承認這一點,就可以跨出第一步。

直觀是最高智慧
世間萬有,事出有因卻複雜難溯,唯有當下的整體把握。直覺,直觀,是一種當下的藝術。教育也是一種當下的藝術創作;沒有指導性的理念或自以為是的學說理論壓迫著,覺察自身所受過往制約的控制力,盡量讓眼前的人事物如其所是地呈現,作當下該作的事。
莊子言,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史代納博士說,思考是死的,是基於過去的;唯有敏感、無偏見,開放感受,於當下全然地存在,才會產生正確的直覺。直覺是最高的思考方式。
教育應朝向「開發」而非「障蔽」學生潛能的方向發展。

達致和平的方法
自覺是克氏始終強調的重點,也是唯一途徑。自覺能察覺內在衝突的來源。止:停下妄念;觀:覺察心的運作。

體會生命真義
教育者的一切作為,都要考量是否對學生一生有益~史代納

對生命的重新認知:致力於發掘生命的真相,是超越現有死胡同的新維度。
對常存的生命與自我負責。(自由意志、上帝存在、靈魂不滅~康德)

自由
教育的目的在使人達到自由。該講究的是如何達成,而非「這實在太難了」,所以如何如何。自由是能逃避的嗎?無知地放棄不能說是「自由」地放棄自由。無知不是罪過,為壓迫者文過飾非才是。教育可以使人自知。自知者才能放棄自由,那時也不叫放棄了,而叫自由選擇。人透過自由,於是重新看見自身的潛力,肯定生命的尊貴。

3 則留言:

  1. 對,不能以分別心來做競爭的前提,這樣只是鬥爭!
    但是人也不能被剝奪擁有各各分別屬於自已的自由。

    物競天擇,想要自由的就會得到自由。

    贊同您所言:
    這世界的存在與運作方式,是依據我們自己訂定的規則。
    如果不滿意,要知我們能更改規則,只要我們願意。

    回覆刪除
  2. March,你好。告訴你一個祕密。
    所謂世界以我們訂定(或以為,其實無異)的規則運作,其實我最近在想的是,萬法由心,應當不只是哲學語言。從物理上來看,都已經不是那麼玄。心念與量子之間的關係,心與物的關係、、、、(嘿嘿,我還不夠怪力亂神嗎?)
    說不定自由根本就在口袋裡。這就是佛性啊。

    你說得真好,想要自由的就會得到自由。不管相不相信,人就是會死。對吧?所以最好還是準備一下。
    :)

    回覆刪除
  3. Dear Richard:
    關於死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準備著呢,並且是當做規畫一個新的學程來準備一樣,每天的努力和攝受,都是為了這檔事。哈哈。

    March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