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正確的教育者」不在「如何」中產出 by March



Starry, starry night........


在這兩個章節裡,提供了相同的論述:《小而美的自由心靈》是一切教育者與教育場域的初衷與最終。


一個被自已所召喚的教師,是克氏所真正期許的教育者,而這樣的教育者除了以愛面對孩子,還必須能幫助父母成為這樣的教育者,在不被牢籠式的廣大校園、專家教育與階級期待裡實施教育才得完整,而有志成為教師者是被自由神識所帶領至一無所有曠野的牧羊人,他們因為暸解自己甚至為了再教育自己而來到孩子的面前,透過共處而學習,透過覺察而發現自己的星星。


所以克氏所言的教育者,是一個解脫者,無神論者,善良的自由人與藝術家。所以若一再探詢《如何成為一個正確的教育者》,便有違上述身份的本質,而只是一顆膽怯的心靈。

克氏如此大膽地設定教師的靈魂本質,而非他的專長我執,我想皆是為了使受教育的孩子因此拿回自我覺察的權力,教師與父母只是成為協同生活的夥伴,一起前進的摯友,而非日日與世俗的「老師」共治一爐走向恐懼。


天職與神授的教育工作者,在克氏的召喚中必定會現身,至少閱讀這兩篇我個人感到心靈的觸動,願意深度地反思自己與學生曾有的相處,掏洗教育者的傲慢與偏見,超越角色的設定與位階,教師與父母所聲稱的愛,確實才能完整地被檢視與輸出,而我們似乎整個社會因為利益的爭奪,恐難以踏實地驗證克氏的正確教育的理論,但無論如何,教師個人的覺醒與釋放,放眼台灣的另類教育發展過程,確實是有機會透過《小而美》去達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