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們將接觸另類教育的另一個型態:蒙特梭利「混齡教學」,沒有年級的概念,與台灣的體制內小學制度截然不同。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認為「孩子需要跟不同年齡、背景的小孩在一起,自學能力才能學得好」。
梅世傑先生來台二十一年,原本是教育部官員高級英語會話老師。但小孩剛出生沒幾天,就搬家到彰化縣鹿港。在鹿港外國人依舊稀少的年代,梅世傑先生從安親班開始經營,漸漸發展成目前的合作小學規模。梅先生借用另類教育大師Myles Hoton的話:「離開國家的規定,用通才的方式來辦學。推動一個非以職業 為目標的學校,不能有任何考試,目標是要動員人們,要清楚自己是為了什麼奮鬥!」道出他與其他在台另類教育者心中的理想。
蒙特梭利在台灣的幼兒教育發展穩健,在家長心目中也普遍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以致滿街隨處可見以蒙特梭利教育為號召的標語,而真正的蒙氏教育家即將與我們面對面,讓我們一起探討教育的真實形貌與理念標語之間的實作與反思。政大另類教育學術社群團隊歡迎校內外人士自由報名參加。
(本文部份轉載自:http://www.google.com/url?sa=D&q=http://www.ccis.nccu.edu.tw/CCIS%2520Epaper/200512/0301.htm&usg=AFQjCNG_fs0Bo9QLvv_zvEmICY6tqxqKc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