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專題研究心得報告 by yu
指導教授:馮朝霖 教授
學號:99152502
日期:3/11/2010
文本:On Complexity(Morin,2008)
Chp.2. Complex:Pattern and Design
---------------------------------------------------------------------------------------------
前言:
組織是複雜而開放的系統(Open systems),有著非線性的發展,看是各自獨立自主但又受其他個體的影響,外在環境影響,因應外在不同變化,組織會彼此互相學習模仿,並尋找有利的方向,共同演化,形成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所有組織環境如同處於混沌邊緣(the edge of chaos),一種介於有序與無序、現況與創新、穩定與轉型之間的狀態;而組織就在這混沌邊緣不斷演化成長。組織系統創造與轉化的根本動力是組織的自發性,吾人要積極致力於組織個人與團體自發性的發展,組織唯有不斷在環境中「變異」與「自我演化」才有創新,這是「自我組織」的典範,如何讓我們的教育組織擺脫一向僵化的「統一性」「一致性」,向「教育自由化」理想邁進。
內容摘要:
1. 開放性系統(Open systems):
開放的系統理念產生兩項重要結果:首先是生命的組織法則並不是平衡的法則,而是不平衡、補償的、穩定化動力論的法則。其次我們必須找回系統的可理解性,不只是系統內部本身,而是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不只是一種從屬性關係,而是系統的構成。環境位於系統外部,就邏輯上而言,系統只有在包括環境時才有可能加以理解。Morin認為開放性系統的概念是具有知識論的意義。正如Maruyama所說:將一切客體和實體想成是封閉的,才會產生分類的、分析的、約簡的世界觀和線性的因果律。Morin說當對複雜性更進一步的鑽研,使得此種觀點就更漏洞百出,因此根據開放性觀點進行知識論的革命。Morin急於發展一套開放性理論,他也鼓勵讀者將開放性理論應用在自己的領域中,使得長久以來被科學摒除在外的世界與主體能夠浮現出來,而且Morin的開放性系統的觀念引用環境的觀念,因此生態系統的觀念便向四面八方和各種境遇擴張。
2. 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
自我組織是有生命的組織,自我組織是控制論、系統理論、資訊理論都無法理解的,自我組織理論原先是為了理解有生命的組織所發展的理論,不過該理論卻無法處理一些能表現出有生命組織之原創性資料與程序,因此自我組織理論還無法在實踐上加以運用。一般而論,自我組織典範基本理論有以下四個主要論點:(1)複雜性與複雜思維(2)機體論與開放系統(3)演化論與歷程哲學(4)創化論與自我組織(馮朝霖2000:127)。
心得:
1.複雜理論連結混沌理論,除了強調組織的不可預測性和非線性發展,是一開放系統,外在環境影響,因應外在不同變化,組織會彼此互相學習模仿,並尋找有利的方向,共同演化,形成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所有組織環境如同處於混沌邊緣(the edge of chaos),一種介於有序與無序、現況與創新、穩定與轉型之間的狀態。Morin讓我們重新思考組織典範從以往的內閉、直線、可預測性、規律、結構化、循環移轉成為開放、複雜、偶然、不可預測性、混亂。複雜組織體系之長期動態平衡發展,取決於自發性的自我組織過程。馮朝霖(2000)有專章論及自我組織理論在教育學的意涵,可供參考。
2.組織的限制與規範是非常難以拿捏,太多限制會形成組缺乏彈性,太少的規範可能會造成組織的混亂。這需要組織領航者創意性思維及高度智慧,以筆者主掌的學校為例,在固定穩定系統之餘,我經常強調打造一個自由、快樂、簡單、幸福的優質校園文化,充分授權與尊重同仁,鼓勵校內各組織發揮組織創造力,以表現出全校的創造力,不特別強調國、英、數、社、自基礎課程,還同時強調興趣課程、與品德課程。注重學生藝術與人文軟實力的培育,因此讀到Morin的複雜理論中的開放系統及自我組織理論,與平日的教育實踐創造轉化、尊重差異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想教育理論汗牛充棟,澔如煙海,當今教育實踐創新及自我演化之殷切正說明過去我國教育實踐一再強調的穩定、保守,已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教育、經濟、科技全球化時代,我們當吸收最新科學理論,加速教育的自由化以因應新時代的來臨。我國教育制度一向僵化古板,缺乏彈性,如何將複雜理論運用至台灣本土教育生態整合系統的研究,值得吾人關切。
參考文獻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