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See “passage” as a “magical portal”-sean

           Seeking passage ch1
Post-Structuralism, Pedagogy, Ethics
(一種閱讀思考的觀點與想像)
                                                                                        梁可憲 2011/3/4()
See “passage” as a “magical portal”

The passage is rare and narrow….(p.9)
Seeking passage is a voyage, the passages are narrow and dangerous.(p.27)

Passage是罕見的、不易被查覺的。
Passage是窄的,是通往各個未知的的旅程。
Passage連結各種多樣性(multiplicity)的世界。
Passage是translation,甚至transformation 。

一、教育&教學
以教育而言,教育係透過一種「過門」(Passage)來達成目的,例如教師對文本的詮釋,可視為一個創造過程;學生接受/理解後存於心中的詮釋,是另一個創造產物;而最終還有那未被看見的「the third」,暫歸在第三類。都不一樣。就閱讀而言,沒有一種詮釋是絕對的,不可能。它總是充滿誤解與延伸,這些又成了另類的創造生成。

教與學(teaching-learing relation)的關係十分微妙。想教什麼,往往跟結果不一致,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種對文本/符號的闡釋/轉譯,通過此一「過門」(Passage),抵達學生時都成了另一種冒險,學生的接收往往有更多延伸、填補,甚至誤解。這好比作者所說,to make a journey,學習避免不了voyage,[1]每一次的溝通也都會產生「the third」。

在作者看來,教與學不是單向,而是雙向、可逆的,在seeking passage的概念中,是一種循環且持續的動態歷程,換句話說,甚至強調向學生學習。如楊茂秀老師所言,做好教育,要做到的有三件事:跟孩子做朋友、跟孩子一塊學習,然後向孩子學習。

教&學:人+人=創造。

作者說明seeking passage作為隱喻的概念,他視教育學為一種創造的、不可預測的及刺人耳目的旅程。也就是說,seeking passage是發生在師生間為了尋求一個問題的解答過程中發生的。強調教與學的關係的再思考。

二、符號(文字、語言、聲音、肢體…)

承上述,分析此一看不見的「third man」,它是我們一直要去對抗的第三它者。以溝通而言,作者一再提醒我們「悖論」(paradox)的經驗隱含在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中,只要我們使用語言(符號),則在過程中即不斷地產生干擾、困擾,找尋認同即不斷地挑戰差異的產生,似乎我們永難排除那些看不見的干擾(interfere),吵雜/喧囂的「third」。在詮釋與意義之中,干擾總是等在那兒。因此產生許多衝突(struggle),有趣的是,衝突促使人找到自己的路,在渾沌中通過閱讀,我們的詮釋和翻譯是在創造過程的中心,為更好的世界展開可能性。[2]

從符號的意義來看,不難發現文字難以完整表達言說,言說也難以達思想。對Serres而言,文字(word)本身即包藏了複構性,由雜音所構成。[3]後現代之聲,似乎如巴赫汀所謂的「眾聲喧嘩」,是避免不了的。是以,作者引Serres的質疑說,沒有通往理解的統一模式,差異性與多樣性就像汪洋裡的小島一般存在。[4]在汪洋中尋覓連結各孤島間的「關聯/連結」[5] 不亦是seeking passage的一種方式。這種連結的概念在「magical portal」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的存有可以說是符號(語言)的存有,活在語言和文字間才顯得存在。其能指與所指的關聯性似存在著更多曖昧性。例如一個向妳/你揮手的人。

三、重複與差異(repeat & difference)

以教師、教與學來看,德勒茲(Deleuze)認為,重複不可能是一種複製,它是「差異」,此外,複增(doubling)也是差異。對於所有的轉型來說,不穩定的力量即是所必須的穩定能量。例如民主化過程中的革命。教學這件事看似重複,卻不可能是真正的複製,舉例,一個用同樣方法教20年同一門數學的老師,跟一個每年用不同方法教同一門數學的老師,是不一樣的。前者僅管趨近「重複」,但仍存在差異;後者因為每次的差異性大,但教師的教學成長更勝前者。

互文性理論中亦強調此一概念,該理論認為極少有所謂的「原創」,同時也肯認沒有真正的「複製」,互文性包含了共生性和派生性,前者接近重複/複增(較缺乏創意),後者接近差異/創造(充滿不可預測性、創意性)。

四、美麗的雜音、美麗的誤讀

從讀者反應論來看,學習/閱讀最一般被認定的就是要當一名「冒牌讀者」(冒牌學習者),只管接受作者的書寫,較缺乏質疑或欣賞的能力,故作為一名「理想讀者」是希望能夠達到理解作者、欣賞作者的敘事、文字,這樣的詮釋過程我認為可視為一種seeking passage,也是一種創造生成的動態過程。尤其,我們更需要懂得欣賞各種雜音(例如來自孩子的),那些一被忽略的passage,我們更需要懂得欣賞誤讀,誤讀的結果往往開出另一扇門,另闢一條蹊徑。作為閱聽者,具備填補、延伸和誤讀的能力同等重要。

五、延伸思考:探索團體之我思

創造鏈結(links)、找尋連結(connections),在那些未被/不被連結的點子裡尋覓。強調共同思考的重要性。換句話說,探索團體是在處理有關思考、如何思考以及透過對話,在開放性中達到溝通交流的有效性與可能性。此一開放性要求的是思考的再發現,一種自由的思想。

最後,如作者一開始所強調的,不僅是找尋渾沌中的連結與理解,更要在失序與差異中尋覓和平和愉悅。故其所強調的是一種能力,不是強調自由的能力,此處更同時包含了是什麼阻礙通往理解與尊重彼此的可能性。如同佛家所謂的同情(compassion),敞開自我迎向他人的痛苦,以減輕並創造快樂。


[1] No learning can avoid the voyage. P.27
[2] 頁14
[3] For Serres, the world, in all its complexity, is composed of noise. P.13
[4] there are only diverse and multiple islands of possible thought and meaning in a noisy sea,…
[5] Search for passages between the islands.(p.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