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king passage c1
姚德義
問題意識
我們和他者是如何被定義的?差異是經由什麼樣的機制被生成的?這種機制的倫理規範是如何被創制和選擇的?
政治立場
拒絕自然主義的價值分層觀點
方法論取徑
從後結構主義的範式(尤其是Michel Serres的教育哲學)去分析教與學關係中的權力系譜是如何被構成的?
Multiplicity and Passage
無法標準化的策略、無法預測的前景、突現、偶然的理性、不明顯的連結、尺度、噪音、貧乏的理解、無序、渾沌、複雜。
意義的移動:經驗、語言、差異
Nothing may be knowing of experience before language since it is language that mediates between the world and our knowledge of it.
海德格:語言的本質即是本質的語言,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劉勰:道沿聖以垂文,人因文以明道。
噪音、過剩、排除第三者
世界由美麗的噪音和過剩的經驗所組成、人只能在無序中尋找有序、只能在島嶼間找尋渡口,對噪音的排除意味著排除第三者。
重複與差異:一個知識的派典
亞里士多德的「不可能砍到同樣的水」海德格的同一與差異、德里達的延異、黑格爾的揚棄
既是塑形,也是轉形
後結構主義依然是結構的,《原始思維》:互滲與模擬、《儀式思維》:引誘與模擬、Homi Barbar:hybridity、minicy
教育倫理學
海德格:在世界之中實存的因緣與意蘊、多體系動力學的相空間、孔子的正名思想、中庸:參天地之化育、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教學、思考和價值的問題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晒勒:「我之所以這樣做而不那樣做,不是因為你告訴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而是因為我認為這樣做比較有價值,那樣做比較沒有價值。」價值、品味、美學風格、魏晉時代的才性與玄理、九品中正官人法。
倫理、自我書寫和教育
每一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生命渡口、教師只是一個指點迷津的人,問題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渡口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