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度之四 SAY ME TO ME
王智弘,2011/03/25
當下即是,何必遠求
人本具本能與好奇心,如同孩子充滿對大自然和周遭事物的探問,對眼見世界與他人眼中世界充滿好奇。這種好奇還包括自己是否同於或異於他人。這種好奇與探問乃是基於被感動、被觸動的感覺,以及想連結、分享的慾望。
作者採取大量的對情境與感覺的描寫;「感受」乃是連結「我」的內在世界與「對境」的外在世界的窗口,透過此一窗口,此一邂逅才發生意義。
當這個對世界和自己感到驚奇的孩子向成人發問時,卻被澆了冷水;隨之感受巨大的失望。作者形容這是一種暴力,把孩子的種種追求,對世界的驚嘆、關懷的感覺、對未知的喜愛、是否被愛與能愛等等,通通劃停!
此經驗中包括兩種力量,均是慾望與愛的交織:一是對世界的好奇與愛,一是企求自我之被確認。而提問是一種揭示存在的過程;若被給予標準答案,便停止探問與探索的喜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若好奇心受到打壓;實質上是反教育的。
人對確定性的需求,是一種永恆的動力;但一旦相信了某種確定,教育也就停止。
文化與慾望
好奇進而提問是人的本能;但對好奇心的扼殺直是一種傷害。文化中,社會性的與心理性的暴力,總是企圖將現象與價值定於一尊,抹煞提問的可能,並削弱慾望的動力。慾望也包括互相關愛、建立關係、自我確認的慾望。
人對確定性的慾望從何而來?為何經常變成挫折與自我否定?這是一個倫理學與美學的問題。對作者而言,探索此一問題,亦是在尋找一種在文化中「應然」的生存方式。
提問
提問發生在已知與未知、已思與未思,已說與未說之間;在人我之間,真實與虛擬之間。
提問即是創造出空間,其中存在無限可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選擇。換言之,問題可以發起一個「生長」的可能。在提問時,選擇答案的過程,即是一次自我認識;在問題與答案之間,在諸多噴湧而出的可能性之間,即是教育的快樂(thrill)存在之處。
在世界與提問者的企圖之間,是問題存在的空間,問題本身具有獨特的存在與價值;好奇而發問,驚嘆、喜悅,驅使我們思考;驚嘆於美麗的可能性(未確定性);以及對自我與世界的理解;作者因而成為一名教師;因為教師可以不斷提問,面對新生命與無限的可能性;去面對開放自己的挑戰與困難,並在未知中體驗生命力。
這種喜悅的體驗是雙重的:體驗未知的本身,以及發問的本身;過程中的教育性的豐碩,正是期待更好的世界的希望之來源。
提問意涵某種期待;亟欲分享一種自我覺察的狂喜時刻,人可以認識世界!(想像在不斷的發現與喜悅中成長的孩子。)
尋找認同
想瞭解自己,是一種內在動力,想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的看法;(青少年不都這樣?)從關係中才能看見自己,(從分離中體驗合一;正如神要體驗自己,於是使自己分離。)
「我」存在於關係中、提問裡、創造的意義中;永遠處於形塑與自我詮釋的過程裡;恆為動態與不確定。
向前創造自我,像游牧民族一樣,時時在創造之中;若向後退求,就進入一種自我否定的暴力,屈服於對確定性、安全感的需要。問題本身意味著限制,卻也是連結;而發問卻意味著超越。
感想
問題與發問,有限與無限
問題的情境對應著客觀的條件(對境);而問者因為發問而處於變動之中。下一個發問又因主體已然更新而有新的詮釋與觀點;因而唯一可確定的,即是生命本身永恆處在不確定之中。不確定性本身保證一種動態的發展;一停下便進入死亡。
死亡的教育與生命力的教育
我們可見教育中充斥著標準答案;標準答案是考試所必須;答案解消思考的必要,考試則抹殺個別差異的多元可能。因此不妨說,以考試或知識積累為目的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以問題取代答案,是尊重並善用孩子天生發問與探索的本能來進行教育,是真正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
教師的自我發問與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者自身仍在生命歷程中,若已經「死亡」就不能勝任教師工作。與學生一同發問與探索答案,並樂在其中,方為好老師。
感覺是連結兩個世界的窗口
思考與行動,是互不相干的兩個極端;兩者必須靠「感受」而能連結。教育亦然。透過感受,教育不再是盲目的或空泛的。保護、培養感受能力,因此必須是教育的重點;藝術(音樂、繪畫、塑形、戲劇、文學等等)則為其核心。
行動是屬於未來的,思考則是基於過去;提問的依據是過去的,動機則是未來的;一種朝向未來的發展歷程,謂之生命,實則只有當下為真實可把握。保持覺察與開放,就有機會把握並綻放美好的瞬間。教育是一同驚豔的喜悅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